繼「地的得警察」、「邏輯警察」、「瑕疵警察」、「科幻小說現實意義警察」、「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警察」和「安康警察」之後,我們今天再來聊聊一個新的「網絡體製內編製」的崗位——性價比警察。
既然是某種意義上「警察」,他們的工作都是圍繞著「糾錯」存在的。比如「地的得警察」和「安康警察」,總是糾正別人對「地的得」錯誤混用,和節假日是否按照要求使用「安康」一詞。「性價比警察」也是一樣的,他們糾錯的是人們對價值認定的不可饒恕的錯誤,因為人們沒有回歸到最基本的「性價比」對一個物品的價值進行討論。
但有趣的是,「性價比警察」區別於剛才提到的那幾種警察,又有諸多尷尬的情形。很顯然,無論是「地的得的用詞錯誤」還是「特定節假日必須用安康一詞」,這些情況都是有非常明確的「標準」的,修飾動詞的是地、形容詞跟的是的、程度副詞用的是得、端午要安康、中秋也要安康、總之就是不能快樂因為中國人得偷著樂。但是性價比是完全沒有標準可言的,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,和因為消費水平導致的自卑必須找到一種「證明別人是錯的自己就是對的」的證明方式,共同促成了「性價比」這個概念。
當然,這樣解釋「性價比」會惹到諸多人。但是可以試著回想一下,當人們在提到「性價比」的時候,最常用的手法是列出性價比的條目,還是直接找到一個對標的產品來說明「值」或者「不值」,從而推算出所謂的「性價比」?
這便是「性價比警察」的第一準則:拉踩。
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從V2EX上尋找靈感,我已經漸漸發現這個論壇的「單純性」。因為這里幾乎都是靠拉踩來維系著互動屬性,看多了自然就讓人覺得有點無聊。
他們可以因為任何事情進行拉踩,而且用的手法都是博客里常提到的幾種方法論:
    A和B是不同的,證明A是錯的,自然就證明了B是對的;
    A不可能有錯,因為跟A一樣的B都沒有錯,自然就證明A是沒錯的;
    我不了解A,但是B跟A關系親近,但B是不好的,自然就證明A也是不好的;
    @Livid 他人身攻擊我;
而所有的方法論之中,「性價比」是一個最為曖昧的標準,因為它根本就不可能有標準。但在實際操作中,又有非常多的「標準」,比如這個人的追隨者越多,他所謂的性價比就越「正確」;或者一個人跟領袖人物的性價比產生了沖突,那這個產生沖突的「性價比」就不可能正確。
無論是「性價比」在誕生之時,還是「性價比」和「性價比」之間發生了沖突,最行之有效的方法,就是通過拉踩的方式,來證明對與錯。當然,這里面還會有一些平臺屬性的「政治正確」,比如一些3C平臺,水軍是由某大廠控製,那關於其他手機的新聞都是負面的,而自家的產品幾乎都是正面新聞;比如V2EX在部分模塊是非常政治正確的蘋果用戶,所以在這里但凡又說「蘋果不好」的帖子,不是被罵得狗血淋頭,就是騙取了大量的流量。
而這些「政治正確」里,最常用的就是這種拉踩式的「性價比」。
但是,這個方法並不是常常有效。畢竟人群的消費水平是不同的,追求新款產品的人,自然不會理會嚷嚷著千元機才是性價比之神的人。一旦出現了認知「斷層」,拉踩就沒有了意義,因為對方不接招,沒有沖突就沒有流量,自然就製造不了更多的新聞。
那這個時候就要用到「性價比警察」的第二準則:定義。
這個「定義」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高深,就是最簡單粗暴的「你不買……就是漢奸」「你不用……就是不愛國」。一旦有這樣的定義出現,就會引起被定義者的「反抗」,一旦出現了「反抗」就正中下懷——「你看,我說對了吧,心虛了吧!」
這個時候,「性價比」不再是最先提出來的定義,而是一種結論。
我見過一個算是離譜的爭吵,是兩個人對米其林餐廳的討論。一邊認為「米其林餐廳」就是消費主義里的「詐騙」,所謂的「米其林評選」本身就是一套評選買賣的資本遊戲;而另一邊覺得「米其林餐廳」是一種認定標準,能被選上肯定是有它的特色,不用如此敵對這種「消費主義」。
兩邊吵到最後,都沒有再圍繞著「米其林餐廳」這個點,而是互相嗆對方的消費觀念。最有趣的部分,是他們的結論:「吃個沒有性價比的餐廳,還要出來裝逼,只能說都是些崇洋媚外的玩意兒。」
簡單的一句話里,把拉踩、定義和「性價比」的實際應用都包含其中。顯然,我是一個消費主義的人,看到這句話,我也有點宕機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——所謂的米其林餐廳吃進去的,最後和吃路邊攤拉出來的都一樣。論銅價性價比,我倒覺得吃屎是性價比最高的。
一般來說,到「定義」這個環節,就已經讓很多人坐不住了,因為這些無中生有地扣帽子確實讓人覺得想要出面澄清——就算不出面澄清保持沈默,「性價比警察」仍然有對策:「你看,他不回應我了,他默認了!」
如果這個時候,你就是一個非常較真兒的考究黨,你甚至為了證明「性價比」的真實數據,去尋找了大量的佐證,並做成一個非常詳盡的內容。最終,你會發現,你徹徹底底地上了對方的圈套,因為這便是他們最致命的準則:同化思維。
每次有新款3C產品發布,各大平臺便會有各種評測。我們排除那些最「小學生級別」的「性價比警察」邏輯,他們往往都會以「鐘文澤的測評你都要看啊?」「蘋果爹的評測就是個搬運工沒必要參考」來作為「性價比」的標準,從而否定別人對某一產品的看法。(我怎麽把人名說出來了?)
這個時候,難免會遇到較真兒的PO,他們是會真的去收集各個平臺對某一產品評測的數據,而且不僅收集了「親派」數據,也收集了那些來源於明顯水軍控製的平臺,做一個整體匯總。這很客觀了吧,因為數據都是來源於這些「性價比警察」本身抱團的某一個社群。但就算如此,「性價比警察」還是能抓到對方的致命弱點——「你難道不會有自己評測的能力嗎,到頭來還不是到處去扒別人的數據。」
如果這個PO繼續上當,真的自己做了數據評測,「性價比警察」還是有辦法抓到小辮子——「你這些數據都是你說了算的,沒有官方背書,這些數據都非常主觀。」然後,這套邏輯就陷入了死循環,但陷入死循環的並不是「性價比警察」,而是被他們「執法」的對象。
基本上,「性價比警察」的這套組合拳出到這里,幾乎沒人能抗得住。有人覺得,那就讓他們把「性價比」的數據拿出來,讓他們自證「性價比」。那你還是上當了,因為他們以抱團的方式來證明「性價比」是真實存在的共同價值觀,你的觀點不被一個集合所接受,那就說明你的觀點是錯誤的——少數服從多數,你不能代表所有人。
至於解決辦法,也沒啥好的解決辦法,這個就跟人們要去「糾錯」那些被性騷擾的女性一樣:要不是你穿得太暴露,別人也不會騷擾你。
所以常常被「性價比警察」糾纏的人,應該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。
最後說一個跟今天的故事完全無關的小故事,是我目睹的吵架:
    「你個死婊子,賤種,有媽生沒媽養的玩意兒。」辱罵的,是一個因為插隊被年輕女孩嚴厲拒絕的中年婦女,因為顏面掃地,便開始破口大罵。
    「對啊,我是賤種死婊子,那你還來插我這種人的隊啊,那你比我這個賤種死婊子的素質還要低啊。」年輕女孩回應道。
    那個插隊的中年婦女一時宕機,不知道該回應什麽,而這個時候,隊伍又向前移了一個位置。那個比賤貨素質更低的女人,到頭來也沒有插進核酸檢測的隊伍里。